热门搜索: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污染黑幕 >> 内容

甘肃静宁水源地遭跨省污染 上游已关停11家企业

时间:2015/2/12 13:55:46 点击:3696

近日,据报道,甘肃静宁县第一水源地东峡水库以及主水源地“甘泉调水”,因严重污染,从去年开始水质一度降为劣V类,静宁饮用水源地已告急。 对此,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,因上游邻县隆德县企业排污,早在2004年县城就出现过饮水危机,但由于涉及跨省,水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。 为了解决静宁水源地污染问题,1月28日,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带队来到静宁,就水污染问题召开甘肃、宁夏两省相关部门的协调会,并要求两省制定跨省两县常态协调机制。此后,按照环保部要求,隆德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当地环保部门、水务部门等已开始落实相关工作,“隆德县环保执法部门已经关停了11家污染企业,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。” 然而,污染严重的水源地要想完全恢复并不容易。“现在全县主要使用庙堡水源地,还有一些地下水和地表水。被污染的水源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有所改善。”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说。 多年治污未果/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、六盘山脚下,该县的主要水源地是东峡水库,多年来一直是静宁县13万人口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地。由于东峡水库上游宁夏隆德县工业企业常年排污,致使东峡水库遭到严重污染,从而直接威胁静宁县饮用水安全。 据当地媒体报道,静宁县饮用水危机早在去年年中就有苗头,静宁县居民的饮用水中多次出现剑水蚤和红线虫等污染物,当地居民甚至只能使用纯净水做饭。 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透露,静宁县水污染至少可以追溯至2004年,当年居民的饮用水中便有虫子出现。不过,该人士坦言由于污染来源于上游的宁夏隆德县,因跨省障碍,多年未得到有效解决。 “我们县基本上没有啥大厂,现有的几家增加了环保设施,比较规范了。而上游企业我们从2004年开始就去协调过,但是污染企业跟我们不是一个县,管不了。”上述环保局相关人士称。 据新华社报道,上游污染源除隆德县的一些畜禽养殖场外,主要污染源为一家名为恒泰的淀粉厂。该淀粉厂位于隆德县温堡乡,是个人独资企业,成立于2006年5月。 对于静宁县水污染一事,新华社报道称,几年来,静宁县和隆德县之间协调治污的往来函件众多,包括《关于赴贵市协商解决我市静宁县饮用水源污染问题的函》、《静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议治理我县东峡库区上游污染源的函》等,但多年来两县之间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治理。 环保部协调治污/ “跨省污染”难以协调,成为横亘在静宁县水污染治理前的难题。“饮用水源污染的最主要问题就在于跨省跨地区。”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称。 在两县之间协调多年无果的情况下,经过静宁县环保局与水务局等部门的多次协调,终于等来好消息。 据公开报道,1月28日,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带队来到静宁,次日在隆德县召集甘肃、宁夏两省相关部门协调会。在会上,隆德县向静宁县承诺,今年开始其一定保证渝河、甘渭河两条河流在隆德县的出境水质达到国家要求的IV类标准,并尽可能提高出境水质标准达到III类。 在环保部要求下,跨省两县常态协调机制也正在加紧酝酿建立。“现在环保部翟副部长来了以后,协调两省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,接下来就是落实工作。”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。 “翟副部长当时就定下了相关方案,当地环保部门、水务部门等都开始落实相关工作。”隆德县环保局相关人士也表示,隆德县环保执法部门已经关停了11家污染企业,“加强环保执法,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。” 尽管如此,静宁县的居民饮用水依然不容乐观。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透露,目前静宁县的水源地主要包括东峡水库、庙堡,但在东峡水库遭污染之后,现在主要使用庙堡的水,还有一些地下水和地表水。污染严重的水源地恢复起来并不容易,“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改善。”

作者:271933741 录入:271933741 来源:原创
免责申明:信息来自网友供稿,本站只做存储,不代表本站观点!
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关于我们 | 服务条款 | 法律声明 | 刊登广告 | 在线留言 | 招贤纳士 | 人员认证 | 投诉建议 | 合作加盟 | 版权所有
  • 中国环保网(www.hbboth.com/) ©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免责申明:如有不实信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网站信息全部来自网络转载! |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| 广东省通管局 |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|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
  • 商务合作 QQ:314127396客服1 客服 QQ:407263902客服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