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6日,海南省委第一巡视组曾来到月亮湾考察环境保护,高于全省标准的300米海防林亦受到了高度肯定,甚至称其为“保护得最好的海防林”。
“月亮湾与海防林,实际上是相互保护着的,开发热潮保护了海防林,海防林守护这月亮湾。”月亮湾起步区工程建设项目部办公室主任陈东明这样认为。“在月亮湾开始建设前,这里是大片大片的矿坑,土地沙化严重,不仅造成水土流失,也让承载了环境保护任务的海防林日渐减少。”陈东明说,月亮湾项目入驻后,首先实现了矿坑回填,加之原有的复垦协议,海防林的生命力才开始逐渐恢复。
这片保护完好的海防林,得益于文昌市委、市政府坚持高标准生态保护,在开发建设中不得破坏海防林的生态红线坚守。
300米,是开发的高压线
看着眼前茂密的树林,在海风吹拂下摇曳,合景月亮湾项目负责人张基胜说:“海边空气这么好,全拜这茂密植被所赐,大城市住久了,来文昌根本舍不得走。”张基胜告诉记者,当年公司来到月亮湾考察时,看中的就是这天然的海湾,若能在海边拥有自己的房子,相信是很多人的梦想。但文昌市政府的红线规定,让一道天然的屏障横跨在了海岸与项目之间。
“海岸边有300米宽的海防林带,不管企业是否决定入驻,林子一米都不能砍。”文昌市政府副市长郝书文在与企业洽谈时,态度丝毫不动摇。“要知道,天然海岸是最大的卖点,中间横跨300米树林,不仅卖点弱化了,连项目建设用地也相应减少,我们当时可接受不了。”张基胜说,多轮商讨下来,开发商们最终妥协。
8个月的时间,海防林注视着一座座别墅、酒店在自己身后崛起,月亮湾变化翻天覆地,不变的还是木麻黄日复一日地抗击着海风的肆虐。
300米,是稳固的海防线
郝书文告诉记者,文昌市处于海南省的东北角,月亮湾区亦处于文昌东部海岸,长年累月的大风,让月亮湾时常扬沙起尘,实际上并不适合人类居住。改变这一现状的,是成片成片的木麻黄和原始植被。“月亮湾沿海有沙坝,且高度较其他地方高,若遵守海南省制定的200米的海防林退线标准,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不会有沙尘。”郝书文解释到,经过省内外诸多专家的实地勘探、调研,最终在月亮湾沿岸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临界点,最终将海防林退线标准定在了300米宽。“300米的海防林,能够有效的阻挡风沙,且为保证海防林的完整性,在企业开发过程中只允许砍伐生产林,公益林、生态林、防护林基本不动。”郝书文说。
比其他地方宽阔100米的海防林,为月亮湾筑起了最稳固的生态屏障。如今漫步在月亮湾,除了少数栈道可以直通海边之外,几乎找不到海防林的小小缺口。楼起来了,林还在,挺拔的木麻黄,将会是月亮湾永远不变的风景。
300米,是环境的生命线
月亮湾最吸引人的是什么?是楼盘?是海岸?其实是这完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。“文昌市拥有全海南最长的海岸线,同时亦是开发率最低的海岸线,因此,我们也最有责任保护好这条海岸线。”文昌市委书记裴成敏说。而月亮湾区,正是文昌诸多海湾中的佼佼者,它的价值,就体现在这优美的海滨环境中。
现如今矿坑不再,树林仍在,海防林就如站岗的士兵,永远守卫着文昌的海岸线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