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籽都是母亲和妹妹帮"孝里乡"有茶籽的人家摘茶籽换回来的。经过多日的筛选和晒干,就会送到峦石山的榨油厂去搾油。
那天,太阳还没有露头,揉着朦胧的双眼,踏着满地的银霜,踩在地上有“吱嘎"“吱嘎"清脆声音,挑着茶籽,扁担两头挂上装油的胶捅,跟着父亲行走在去榨油厂的路上。
去峦石山榨油厂,要过两次木桥,一是跨越贤水河的木桥,这时桥上还没有脚印,银白的霜,好象是冻了,学着父亲,用稻草索挷住鞋底防滑,这样才能过桥,愋慢地一步一步,一板桥一板桥地走过去,小木桥,一共有十二板,需要十多分钟;二是要过两板木桥的排洪沟,有了第一次过桥经验,这次三脚两步就过去了。这时榨油厂已飘着缕缕炊烟,这不是煮饭,而是蒸煮茶籽的烟火。
到了榨油厂,前面有好几户在等着,他们嘴上叼着老大老大似喇叭简样的旱烟烟火吸得闪亮八亮,吐出的烟随着蒸汽萦绕在厂房之上,很远都能看见。过了一个多时辰 ,终于轮到我,先把茶籽焙好,然后把它均匀地铺在一个硕大的圆形铁碾槽里,打开水闸,已堵满一小河清澈的水哗哗地流淌,带动水龙车旋转,然后通过木轮、木轴再带动铁碾轮在碾槽里旋转。同时,还要用木棍将茶籽在碾槽里来回不停地搅动,一次又一次地碾压茶籽。小河里的水流完了,就在黄牛颈上套着牛枷,栓着牛绹带动碾轮继续旋转,直至碾碎。接着又将碾碎的茶籽蒸熟,铺上点稻草做成油茶饼,将他们整齐的码在油榨里,用木闩一个一个拴紧。
展开阅读全文
|